【正版现货】《哈尔科夫1942》国内全面研究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专著 军事战争图书籍 指文图书政治军事二战战史 经典战役.

  • 【正版现货】《哈尔科夫1942》国内全面研究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专著 军事战争图书籍 指文图书政治军事二战战史 经典战役.
  • 所属分类:
    发货地:通辽
  • 价    格:77
  • 市场价格:
  • 今日价格: 有特价请联系
  • 优惠详情: 剩余数量总共数量
  • 最近热度:
  • 累计热度:
  • 综合得分:
  • 信誉得分:
  • 品牌:
  • 货号:5b8beb9bbcce
  • 立刻联系购买联系商家人天兀鲁思图书专营店

        本商品由人天兀鲁思图书专营店提供,通过人天兀鲁思图书专营店完成交易,请放心购物

  • 产品名称:哈尔科夫1942
  • 是否是套装:否
  • 书名:哈尔科夫1942
  • 定价:69.80元
  • 出版社名称:中国长安出版社
  • 作者:张大卫
  • 书名:哈尔科夫1942

国内全面研究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的专著;苏军西南战略方向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再次对决;一次教科书式的包围歼灭铡


编辑推荐


    从苏德双方视角出发,全面介绍了1942年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的全部经过;200余张珍贵历史照片和军事地图;一次教科书式的包围歼灭栈苏军西南方面军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再次对决。

作者简介


    张大卫,安徽阜阳人,擅长苏德战争史,德国、俄国军事史,曾在《海陆空天惯性世界》等杂志发表过《火星行动》等文章。

内容简介


    本书竖内全面介绍1942年哈尔科夫战役的著作,该战役在苏德战争中是极具代表性和极富戏剧性的战役。在该战役初期,苏军占据主动,先行进攻且让德军吃了不小的亏,但恢复过来的德军扭转了战局。不过该战役被淹没在1943年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的历史余晖中,不太为战史爱好者所关注。本书参考了30余本德文、英文、俄文、中文专著,以全景描写的方式从苏德双方诠释,同时对被国内外均忽视的1942年1月巴尔文科沃战役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揭示了其与同年5月发生的哈尔科夫战役之间的紧密,对军事爱好者来说,是填补知识空白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前言 
引子 别列卡河畔的挽歌
第一章 序战巴尔文科沃
第二章 苏军策划哈尔科夫攻势
第三章 德军计划“腓特烈”行动
第四章 苏德双方力量对比
第五章 北顿涅茨河上的风暴
第六章 冲向远方的草原
第七章 巴尔文科沃的旋风
第八章 西南战略方向的决断
第九章 北顿涅茨河畔的终曲
第十章 巴尔文科沃包围圈的毁灭
第十一章 战役余波
补记 参战主要人物的命运
附录 双方作战序列
参考文献

前言


对几乎所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1941年—1945年的苏德战争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永恒话题。几乎所有读者都知道莫斯科城下苏军的逆转,斯大林格勒的惨烈巷宅库尔斯克的决战和苏军最终攻克柏林这些著名的战役。但仍有不少同期进行的重要战役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遗忘,1942年春夏之交的哈尔科夫战役即是其中之一。
在冷战时期的西方军事史界,这次战役被作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一个简单注脚而简单略过,同期的苏联军事史界则试图抹去这次极不光彩的大惨败,由于赫鲁晓夫在这次战役中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因此对这一战役的记述和评价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赫鲁晓夫曾在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中将哈尔科夫战役中苏军的惨败归咎于斯大林的刚愎自用和独断专行,赫鲁晓夫时代的出版物在提及这一战役时均采用了这一说法,但随着赫鲁晓夫的失势,苏联的官方出版物再次将战役惨败的责任归于战役的直接指挥机关——西南战略方向军事委员会。可以预料到的是,无论哪一本出版物都没有讨论苏军在战役中的具体损失。
随着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到来及苏联的最终解体,大量苏联档案和研究被解密,使得对这次战役的进一步研究成为可能。基于俄罗斯解密的1951年苏军总参谋部对本次战役的研究,在加入了部分参战苏军将领的回忆录内容后,世界研究苏德战争史的权威之一—美国陆军退役上校大卫·格兰斯于1998年出版了《哈尔科夫1942—一次军事灾难的解剖》一书,第一次详细地从苏方视角分析讨论了这次战役。但关于德军资料,格兰斯只采用了保罗·卡雷尔在《东进》中较为简略的记述和一些通史资料,并没有详细研究德军参战部队的部队史和当时留下的一手档案,也没有认真比对双方战史,可以算作该书的一大缺陷。Osprey出版社出版于2013年的战役系列丛书中,福泽克所著的小册子尽管声称自己采用了大量德军资料,但经过笔者的认真核对后却发现存在大量错引和谬误。2014年夏最新成书的卢斯所著的《“腓特烈”行动》一书则几乎将所有叙述的重心全部落在了德军部队上,并没有加入苏军方面新的材料。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出版的相关专著中尽管采用了大量解密前苏军档案,但又大多没有综合德军相关战史。
由于战役过程的曲折性,笔者自从接触苏德战争起不久就对本次战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积攒了大量相关资料。值得注意的是,苏军主攻集团军第28集团军时任司令员利亚贝舍夫的回忆录之前居然没有任何研究者加以利用,而所有的研究者也都遗漏了1958年成书的《包围战的问题》中德军前总参谋部人员战后对本次战役所做的研究。笔者希望在尽可能吸收之前诸研究者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双方史料能够以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来详述哈尔科夫战役的来龙去脉。
对于书中的一些问题,笔者也想借机说明一下:1、对于资料出入之处的取舍:德方资料统一以当时各部队留下的作战日志为准,苏方则以1951年苏军参谋总部的研究为准;2、本书的部分参考书籍来自互联网上被数字化的图书,因此在注释中难以提供原书的页码,望读者谅解;3、本书中为了区分起见,德军军级、集团军级部队均以中文大写数字表示,而苏军同级部队则采用数字。师级单位德军将番号放在兵种前,如第23装甲师,苏军则将兵种放在最前,如近卫第13师。
在本书的资料收集、写作中,王轩、叶竹、抛锚的鱼、平阳公主、黑郁金香、十二月的堕落和MystBT4等军迷朋友均提供了一系列中肯的宝贵意见和鼓励;多年以来,高子豪、魏志远、陈南杉、陈凯、陈晨和夏树山等好友则一直关心、支持和鼓励着我。特别感谢我最好的朋友、哥哥—刘任,帮我翻译整理了大量外文资料,并且作为每一章的第一个读者首先提出了宝贵意见,也与我一同经历了写作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没有我们兄弟两人的共同努力,这本书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感谢本垒打先生和指文图书的编辑对我这一名初出茅庐的作者的包容,正是他们和背后所有的工作人员使这本书从潦草的手稿不断完善,并成为了在今天与读者见面的这本完整的书。
最后的感谢留给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感谢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本书错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不吝指教。

文摘


德军已经将戈洛德尼扬斯基将军和其麾下的第6集团军团团围住,整个集团军连同大批友邻部队的十几万人被压缩在别列卡河畔数十平方公里的包围圈里动不得。对于将军来说,现在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组织手下每一名拿得起步的士兵奋力向东突围,返回己方战线继续为祖国而战。他相信自己能够办到这一点,毕竟就在8个月前的1941年10月,他就在首都西南方的布良斯克附近成功率部突出了德国人的重围,并在随后1941—1942年的苏军冬季大反攻中狠狠地教训了那些可恶的法西斯侵略者。
但事情却没有将军想象得这么顺利,当面的德军已经将包围圈彻底封死,德国空军无休止的轰炸已经彻底打乱了第6集团军和下属部队的。当突围发起时,戈洛德尼扬斯基将军失望地发现自己只能组织起3个师的残部和坦克第21军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几辆坦克。显然,将军拒绝了乘坐坦克突围这一相对保险的做法,决定像属下绝大部分士兵一样徒步冲出德军的重围。他相信凭借自己的经验一定能够将更多的部下带离这个死亡之地。
就这样,在1942年春末夏初乌克兰东部这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戈洛德尼扬斯基将军带领他的部下以极为密集的阵形发起了冲锋,德军以密集的机火力构筑起了地狱之门。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生存,或战死!
起初,苏军突围进展得极为顺利,高呼着乌拉声的苏军士兵在坦克支援下成功压垮了当面德军第60摩托化师摩托车营的防线,向东杀去,但越来越多的德军赶来增援,并封锁了突破口。只有一小批极为幸运的苏军官兵和坦克成功冲出了德军的火网,而戈洛德尼扬斯基将军和更多的苏军官兵在这里为祖国贡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很快,这片河谷再次重归于平静,只有四处堆积的苏军尸体和散落各处的双方装备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激战……
难以置信的是,就在2周前,第6集团军还是整个西南方向上苏军最为强大的集团军,拥有超过10万大军和400余辆坦克,正作为苏军春季攻势中最为重要的——哈尔科夫攻势的主力,冲向乌克兰的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准备在那里与友邻的几个集团军会师后围歼德军第六集团军,进而冲向第聂伯河上的渡口。5月16日,也就是进攻开始后的第4天,第6集团军仍旧势如破竹将沿途的德军部队打得溃不成军。
指挥第6集团军的戈洛德尼扬斯基将军绝非等闲之辈,他早在1918年就加入了红军,在俄国内战中担任军官。当德军1941年6月入侵苏联时,戈罗德尼扬斯基指挥第129师在铁木辛哥麾下参加了斯摩棱斯克战役,因在战役中表现突出被提升为第13集团军司令员。当年10 月初,他率部参加了维亚济马—布良斯克防御战役(即德军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第一阶段),在那里他的集团军被德军第二装甲集团军包围,他率部成功冲出了德军包围圈重回己方战线,并于2个月后在叶列茨附近作为科斯坚科集群的一部率先对德军第二集团军第三十四军发动反攻,一举包围并重创了这个军。之后他调任第6集团军司令员,指挥该集团军参加了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并成功地在德军战线上撕开了个大口子,建立了巴尔文科沃突出部,从这里,他的集团军将冲向北面的哈尔科夫……
那么,究竟出现了什么事情,使得苏军第6集团军在短短的10天之内竟落到如此境地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要追溯到1942年1月那个大雪纷飞的时刻,从建立巴尔文科沃突出部的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这场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的战役谈起……

................

...............

热门相关信息